初级交易员一开始都会遇到哪些误区,走过哪些弯路?

2024-11-06
819看过
对于新手交易员来说或者是对所有的交易员来说,所谓的误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交易的心理误区,另外一种是交易上的操作误区,下面就分别就这两种误区,简单介绍几种,以共鉴~!



交易的心理误区

很多人,即使亏损了所有的资金,还是不知道原由;很多人,即使得到了别人的帮助,还是无法走出困境;很多人,即使交易了多年,还是不了解市场。而这一切,都跟交易心理脱离不了关系。

1、急功近利

一个人在涨工资时,只希望一年能长15%就满足了;在做生意时,只要一年能赚50%就知足了,但在进入股市时,却希望能赚到100%以上,这是多么的不切实际。

正如我们不可能在两年内成为医生或律师一样,想要在一个领域取得成功,特别是在高手云集的投资领域获得成功,就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同时还需要坚忍不拔的意志,以及对事业的热爱和忠诚。

不熟不做,不懂勿动—这个基本的生意常识一再被交易者在投资或投机领域里打破,但无知和冲动总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些交易者需要想想,别人凭什么输钱给你?

赢了钱就是自己的本事,输了钱就是市场的问题。一个不懂得从自身寻找问题的人,注定永远是市场的失败者。

2、懒惰无知

懒惰是人类的通病。进入股市的普通职员在工作中碌碌无为,却奢望在股市中吉星高照;冲进股市的爹爹婆婆整日无所事事,却期望能在股市里鸿运当头;撞入股市的经营业主在下班后忙于花天酒地,却妄想他的运气要好于当年买股票的爱因斯坦和丘吉尔……

他们似乎不知道他们的钱,即将被比他们勤奋百倍的交易者夺走。他们也似乎不知道,股市本就是一个财富重新分配的地方,智者将获得愚者的财产,勤奋者将获得懒惰者的财产。

因懒惰而无知,因无知而迷信。迷信往往是知识不足所造成的,它包括:迷信书籍,尤其是片面的分析著作;迷信权威,实际上很多权威都是纸老路;迷信指标,实际上技术指标只有统计的作用;迷信消息,热衷于消息者的往往死于消息;迷信信念,比如迷信那些尚不符合中国国情的某投资大师的投资理念;迷信基金,事实上基金公司是靠迷信者供养才能活到今天的;迷信自己,满招损是投资之大忌。

3、赌博思维

很多人把股市当做赌场,因为她是个博弈的场所,因为中国的股市不健全、不完善。而有更多的人持有这样心态却不肯承认,甚至于常常自欺欺人。

股票交易本身也是博弈,和赌博有必然的相似和联系,但两者还是有本质的区别。比如,赌博可以抽老千可以换牌,但股票交易双方的股票是无法替换的;赌博只有对手可以参考,而股票交易则有第三方可以参考,使是庄家也得事先看好风向。等等。

如果你真把股市当赌场,那么就应该先去钻研职业赌徒的资金管理经验和纯熟的应对技巧,去学会如何察言观色,如何诱骗欺诈,懂得何时跟进、何时放手、何时加码,懂得随时计算输赢的概率,懂得执行自己制定的纪律。

既自以为是的把股市当赌场,又不肯学艺赌技的人,其赌性、赌行必然违背市场规律,从而招致败北。

4、自由散漫

人的行为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自我性和分散性,因此社会必须法规来约束和协调。但是在股里,缺乏领导监管和自我约束后,交易者往往独来独往,天马行空,平时的自由散漫和率性天真行为一览无余。

面对能制造行情且纪律性强悍的对手,这种情绪化交易和随意交易所带来的亏损往往是巨大的。这样的交易者和主力显然不是一个级别的对手,两者同台较量,胜负立分。

自由散漫的交易者可能在生活中很善良,很乐观,但股市不通人性,也不认可这种美德。这些自由散漫的交易者往往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和随机性,他们用自然的人性去面对轨迹多变、波涛汹涌的市场,其后果可想而知。

市场首先就是要消灭自由散漫和天真幼稚的交易者,用他们的资金来养活股市链条里的相关环节。他们,由此成为股市里最基础的肥料。

5、举棋不定

有些交易者在进场交易前原本制订了交易计划,但当受到他人的意见影响时,却往往左顾右盼,无法执行交易策略。这样的交易者往往因为对市场缺乏广泛的认识和必要的交易之道,而落入指望他人的错误处境。但事实上,被指望的人也许比他自己都不如,但却仍敢发表言论。

有些交易者事前根本就不打算进场交易,但看到许多交易者纷纷入市时,又经不住这种气氛的诱惑,从而做出了不理智的交易决策。这样的交易者,往往属于没有定力的类型,容易在市场的氛围中丧失自我和资金。

而有些交易者则干脆在摇摆不定中,眼争争看着机会与自己失之交臂,陷入该赢的没得到、不该失去的却失去了的尴尬境地。这样的交易者往往属于没有魄力的类型,优柔寡断,无法当断则断。

前后不一,出尔反尔,不是市场动荡不安,而是交易者心无定向,心中无底,所以才在犹豫中错失良机,在举棋不定中丧失自我。

6、依赖别人

依赖别人的原因往往是因为自己不懂,对市场无知、对自身无知,本身就违背了投资之道或投机之道;而市场只有赢家没有专家的事实,也必然导致依赖者的愿望落空。

对于依赖者而言,在看见他人购进某种股票时,他们也会匆匆买入自己并不了解的股票;而当其看到别人抛售某种股票时,也会急急忙忙跟着抛售;他们又总是到处打听小道消息并跟随谣言,直至被市场迅速吞没而后悔莫及。

不仅是散户,即便是基金公司,迫于净值排名的压力,他们也常常采取追随策略,跟风重仓股,试图抱团取暖。在丧失自己我思考能力和自我主动权的情况下,其失败也是不言而喻。

如果分析员的意见都有用,他们何必浪费自己的时间来赚咨询费;如果理论家的分析都有用,他们何不率先成为盈利高手;如果大师们的说教都有用,也就不会有什么多公司破产了。

7、不肯认错

很多交易者一旦做错方向,便不能当机立断、壮士断腕;而是心存侥幸,期望市场按他的想像出现转机;或给自己找市场应该回头、该做法没有错的各种理由;或盲目乐观,死抗到底,不撞南墙不回头;或假装视而不见,漠不关心,并自我感觉良好。

不肯认错的不仅仅是广大交易者,也包括众多的经纪人,让他们逐一通知他们的客户改正自己曾经错误的指令,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更多技术分析者则痴迷于自己的技术结论不能自拔,即使看到趋势反转的迹象,仍在犹豫不决,心存侥幸。

但无论交易者怎么想、怎么做,错了就是错了,如果他还想在这个市场上活下来,惟一的方法就是当机立断,认错改正。

8、贪婪/恐惧

有利都要,寸步不让,这种贪心的投机者并不少见。他们常常持币待涨,不顾趋势盲目坚持,往往放弃了一次次获利了结的机会;而当价格下跌的时候,又迟迟不肯买进,总是盼望价格跌了再跌。这虽与追涨杀跌的表现形式不同,但同样是不能把握自己的表现。这种无止境的欲望,反倒会使本来已经到手的获利全部落空。要知道,树是长不到天上去的。

又有些交易者经受不住挫折,一次交易赔了钱便对交易产生了恐惧心理,再遇到很好的机会也不敢介入;或者得了恐高怔,只要看到股市暴涨或长期高涨,就开始恐惧顶部来临而早早出局,错失一次又一次在回调中的加仓机会;又或者恐惧熊市的残酷,对多次反弹或反转机会的来临视而不见,典型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写照。

他们不知道,机会是跌出来的,而风险是涨出来的。他们往往在主观的自我想像中接连遭遇挫折,直至彻底被市场吞没。

9、输赢不当

很多交易者因为对市场一无所知而毫无持股的底气,一旦股票开始下跌就开始心神不宁,继续下跌则惶惶不可终日。他们死死捂住已经甚至早已亏损的股票不放,期待市场出现反转的奇迹。他们不敢输,他们怕输钱。

他们不懂得主力撤退和人气溃散的含义,不懂得市场和股票的周期性,更不明白资金自由的重要性。不敢输的心态,只会使交易者越陷越深,失去更多、更好的交易机会。

有些交易者则与上面的交易者恰恰相反,他们敢于轻易斩仓出局,即使接连战败也在所不惜,并自深懂“止损”之道。但是,当他们在看到久违的获利时,往往会迫不及待地要获利了解,生怕这到手的利润又不翼而飞。所以常常是十次交易输了七次、平了两次,而惟一能赢利的这一次又很早就卖出去了。

敢输不敢赢的心态,将逐渐消灭交易者帐户上的所有资金。



交易的操作误区

市场预测和股票交易是两码事,交易心理和交易方法也是两码事。无论交易者对市场懂得多少,也无论其是否预测准确,无论其交易心理是否正常,错误的交易操作方式仍然层出不穷。

1、没有制定计划

绝大多数交易者进入股市的时候,都不会制定交易计划,这使他们无法知道合理的入市资金应该是多少;在后市出现什么状态时,该不该加、减仓,增、减的比例是多少;在什么地方设置止损以平仓了结;在什么地方设置止赢以获利了解。面对始终有计划、有目的、有纪律的市场主力,他们的失败也就成为了必然。

没有制定计划的交易往往可以分成两类,一种是按消息交易,即交易者到处寻找小道消息进行交易,而不是按市场规律和个股特性进行交易;另一种是按预期进行交易,即以为市场会怎么走而采取行动,并不顺势而为。记住,市场专门修理那些随意交易的人。

2、频繁进行交易

如果频繁做短线,即使是平均一周2次,一年也会达到100次来回。如按0.1%的印花税和0.15%的网上交易佣金来算,每一个来回的交易成本就是0.5%,100次的交易成本就是50%。做短线往往是在熊市里的战术,按照上述计算,即使是交易者在熊市里能保持不赢不输的总体局面,其本金也将消失一半。

而如果交易者以1000元本金起步,一年只进行20次交易,10次全部获利且赢率为8%,又有10次全部亏损且亏损率为8%,无论如何调整输、亏的顺序,其资金将会减少到938元,还不算交易成本。可见,即使减少交易频率而降低交易成本,如果交易者的成功率不能超过60%,那么仍将陷入亏损的境地。

3、不懂资金管理

很多交易者不知道10万资金、100万资金、1000万资金在操作上的不同之处,因而一视同仁,套用一种交易策略,最终招致失败;或者是不懂得资金的运用和调度,尤其是缺乏在建仓、增仓、减仓、平仓时的技巧和经验。

而对于一个没有资金管理概念、或急于提高投资回报的人,常常会选择满仓操作,出场时也根本没有减仓的概念,一味的满进满出。他们的理由是:既然看好就该全力投入,既然不看好就该立即抽身。但是事实上,没有人可以准确的预测到后市的发展,预测错误和上主力的当比比皆是。

4、没有预先止损

很多交易者没有主动止损的概念。究其原因,心理上的障碍主要体现在心存侥幸,一旦建仓以后,不设止损,侥幸地希望价格能向自己建仓的方向运动;技术上的因素是不知道在哪里设置止损的点位,认为很麻烦;习惯上的问题是认为大不了就套住不放,“二十年后还是条好汉”。这群人的多数在被严重套牢后最终斩仓出局,少数则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实为不智。

当交易一旦盈利后,很多交易者又不肯主动上提止损点或主动止赢,在贪婪的怂恿下,他们认为树是可以长到天上去的。明知高处不甚寒,他们却迟迟不愿顺着梯子爬下来,等到主力把梯子抽了后,才知道跳下来的代价。而实际上,这一切的交易心理主力都非常清楚,怎么可能让散户有机会跑在他之前呢。于是,曾经的盈利成为了纸上富贵,不断的套牢成为了连绵恶梦。

5、逆趋势而行动

股市里总会有很多“死多头”或“死空头”,他们无视市场的改变,顽固不化的坚持过时的观点,在市场已经悄然启动时不敢入场,在市场进入最后疯狂时不愿出场,在市场进入熊市时继续加仓,在市场明显疲软时急急抄底,等等。这些逆市动作,显示出交易者在预测技术上的无知和无能,以及自以为资金雄厚的盲目自大。市场自有其道,谁也不能强迫它的手脚。

而更多的交易者则是越跌越蛮干。当股价层层下跌的时候,他们常常是不分场合和时间赶紧“割肉”,结果可能一割就涨,后悔莫及;又或者是越跌越加仓,期望摊低持仓成本,而无视熊市的存在;还或者是认为反弹即将展开,匆匆入市或提前入市,结果迎接他的却常常是另一场暴跌。

6、缺乏操作纪律

缺乏耐心的交易者比比皆是。在机会尚不明确的时候,他们匆匆介入;在市场进行调整的时候,他们又急急出局;在市场开始盘整的时候,他们往往无动于衷。缺乏操作纪律的交易者更是司空见惯,盲目交易,冲动交易,随意交易,糊涂交易……在他们的记录本上,几乎没有操作记录的条例。

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才有获胜的战斗力;一个训练有素的交易者,才能在陷阱遍布的博弈市场化险为夷。这些没有纪律的交易,最终会将交易者的资金蚕食鲸吞。他们忘了,他不能改变市场,惟有改变自己;他们不能控制市场,但却可以控制自己。

7、坚持疲劳交易

有些交易者持续“战斗”在股市一线,没日没夜的盯盘和分析,置自己的身体健康于不顾;有些交易者乐衷于超级短线,每时每刻计算着行情涨跌,根本不考虑休闲放松;而有些交易者虽然受不得刺激,患得患失,容易失眠,但他们仍然带着疲惫继续交易。

然而,股市不是车间,不需要加班加点,不需要劳动模范,需要的是效率,需要的是调控。当交易者身心疲惫的时候,记忆力、反应力、感知力、决策力、协调性、敏感性等等都会降低,作出失误的交易动作在所难免。因此,疲劳交易性交易也是一种不为人知的错误交易方式。

8、不能稳定交易

市场本身是不稳定存在的,交易者知道,风险也可以预计,但交易者本身的不稳定性却包括很多方面。如持仓数量的不稳定、资金管理上的不稳定、准备的不稳定、操作的不稳定、视角的不稳定、进出的不稳定等等。这些不稳定性即使是加在预测正确的情况下,也难免不出现亏损。自身不稳定因素,是交易者的一大致命结症。

交易之所以不能稳定进行,是因为交易者没有一套固定的交易风格。这包括自己的预测策略和交易规则,也包括自己的选股标准和进出时机。缺乏一贯的投资哲学观,以及一贯的交易风格,交易者很难不被市场风暴席卷而去,也很难不丧生在诡秘汹涌、陷阱密布的证券市场。

9、距离市场太近

人类是感性的动物,难免会随行情的涨跌而心情起伏,并进而影响交易行为。离市场贴得太近,人性中原有的“贪”、“嗔”,“痴”便容易浮现,便越想去“战胜市场”,以获取似乎唾手可得的利润。但实际上,股市波浪就像江水一样,你贴得越近,看到的就只有涟漪,而涟漪是杂乱无章的,一波才起就会被另一波打消。

与市场贴得太近,你就容易被市场的不稳定情绪伤害,被主力偶然的测试所误导,被突发性因素所干扰。同时,随着市场的波浪起伏,你也将丧失正确的思考能力,失去考虑重要变化的时机,从而失去盈利的可能。唯有与市场保持距离,你才有机会追寻获利的大浪。

以上种种,望同道中人能够绕过!!

举报

 

回答|共 19 个

FD25445842 LV1

FD25445842 发表于 2024-11-6 19:06:48 | 显示全部楼层

误区都有哪些?

我的理解,除了由于对市场运行机制、交易规则不了解而造成的某些误解外,核心误区有两个:一是认为交易是个能够短期获利的活动;二是认为不确定性风险是造成不能获利的本质原因(忽略人为失误)。



先说第一个误区:

这个短期并不是指持仓周期的长短,而是交易者在市场中存活的周期。

很多朋友在上手交易时,不需要太多时间去适应,了解交易规则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至于市场运行机制,边做边学边了解。做交易,都是冲着盈利来的,这个没什么不好意思说的,当然做到最后都是在享受过程,但首先得保证盈利,得活着。

可如果在进入市场不长的时间内,比如几周,几个月,做到了持续盈利,就认为自己有能力持续生存下去,一旦出现收益下滑,或者持续亏损,造成的后果往往是毁灭性的。彻底失去信心,退出市场(这里都不用谈财务损失)。

再有一点,认为交易是个短期行为的一个很明显的反映就是,“这一年中我只要抓住一两次机会就够吃了;或是不管什么时候,我只要抓住一次大行情,狠狠赚一笔,融个千八百万进场,赚个几亿几十亿的出来,以后就退出市场,过神仙生活”。这样的想法挺常见,是不是晚上都这么梦过呀?!

造成这个误区的原因,其实还是因为想要获利。交易是个利益互换的活动,没有必然获利、始终获利这个说法。或者说,你需要接受一点,盈利和亏损是相辅相成的事情,是左右手,是正反面,缺一不可。

这个结论不好理解,如果是缺一不可,是不是注定要盈亏相抵呢?如果是这样,那我们,尤其职业交易者怎么生存呢?需要赚钱吃饭啊。我的理解,这是个动态平衡,周期是无法用自然生命时长来衡量的。比如巴菲特老先生,可能在他有生之年都不会像杰西那样陨落,但不代表伯克希尔哈撒韦会始终长盛不衰,或者他的遗产不会被败光(虽然他说要裸捐吧)。

作为职业交易者,你需要在有生之年,从市场上赚取利润去应付所有开支和储蓄的需求,而完成这个工作,就需要一套正期望值的系统。这个正期望值,是有局限性的,就好比技术分析工具有局限性一样。你很难找到一套系统可以应付所有的市场状况,也许能出现这样的系统,但它的收益率,可能都不够养活你自己的。换句话说,如果有这样的完美系统,我们就都省事了。

同样你也需要做好准备——会有一天应付不了生存的需要,类似于“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即便交易是合法合规的。对于这点,不知朋友们能不能理解我的意思,可能大部分朋友不认可,没关系,可以用你的交易生涯去验证一下。

上面是从盈利和亏损的关系上说,再从交易过程的角度上谈。交易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进出场的动作很简单,按个键,或者鼠标点一下就行了,持仓可能几秒,也可能按年算。可之前的准备工作,不知道需要多长时间,也不知道能不能获得预期效果。你的准备工作,和进出场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出场了,也不代表交易的完结,只是你的资金没在场里,但你的意识不能离开。

市场的波动提供了获利的机会,但不一定会落实到账面上,即便你能捕捉到。那么过程控制,是保证交易不出现人为失误,控制并利用风险去得到可能出现的利润。



第二个误区:

我们常说市场存在不确定性,你对市场有个大致的判断,但后市可能会不如预期。这种“不如预期”,是造成亏损的本质原因吗?我的理解,是也不是。

表面上看是这样,判断错了嘛,那就要亏了。实际上,当你做出一个决定而进场,用现金换取了当时等价的筹码后,第一个变化就是把市场的波动性对接到你的账户上了。你的账户净值成比例的随市场的波动而波动。当你离场时,你需要弄明白一点,是市场让你离场,还是你自己想要离场。

我们都会说,当然是市场啦。系统是跟随市场的,市场让我离场,那就会在系统中给出信号。非也。你的系统,只包含了市场波动中的某些部分,你永远也做不出来完全反映市场运行规律的系统,或者说,不可能有这样的系统。如果真的有,市场波动将会停止,你看到的就是一条水平直线。

系统给出的信号,不能反映市场的全部。朋友们相信我,你是靠你的主观意志出场的,只是你的意志被写在系统里,让机器、图表替你说出来而已。这里说的是离场,那进场呢?图表是固定的,反映的是历史,波动就是静止了吗?图表就好像一张照片,拍的是这一段的形态,之前是什么样,之后又是什么样?不知道。但为什么说可以根据历史去预测未来呢?历史为什么会重演?因为物极必反式的波动是永恒的。市场可以关门,交易活动可以暂停,但供需变化是时刻不停的,因为人是活动的,资源是不断被消耗的。

所以,不确定性,不只是在后市,而是在有交易活动的那一刻就开始了。而更重要的是,不是市场不确定,市场没有确定不确定之说,是你不确定。不确定物极必反的波动从是什么时候开始,在什么时候结束,中间是什么样的过程。

说的再直白一些,你的亏损和盈利,都来自于你对市场即了解又不了解的意识形态。我们经常听到成熟的交易者这样说:不是我战胜了市场,而是战胜了自己。不是因为我水平高才盈利,而是市场赐予我的。

还有一句话:“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或者“减小不确定性”。

怎么理解?主语不要用市场,而是你自己

十年沧桑 LV1

十年沧桑 发表于 2024-11-6 19: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交易中的误区和弯路都是难免的,什么是误区,你的想法和行为无法匹配的最终导致你无法去实现你认为那样的行动力。都是由于认知不到位导致的,但提升认知的过程却并非那么艰难,只是很多人一开始研究的方向出了问题,导致走了很多弯路,但是对于一个小白,进入一个新的行业和领域,弯路是不可避免的,试问又有人没有走过弯路,没有踏进过误区呢?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交易当中那些误区——

1、交易中最大的误区就是对于技术分析的不懈追求

技术分析就是一个工具,在使用任何一个工具之前,我们必须要搞明白工具的意义在什么地方。很多人研究技术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构建交易系统,通过技术分析去构建交易信号,以为按照交易信号就可以盈利了,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认知,很多新手总以为均线金叉了就以为信号来了,抱着这种想法去学习技术分析这种人到最后都不可能有大的作为。

那么技术分析的意义到底在哪里,技术分析的最大作用应该是划分行情,给行情进行分类,只有明白这个你才可能知道哪些行情是能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不能做的行情是绝对的,而能做的却是相对的,只买突破120均线之后的股票这就是简单的分类行情,有时候哪怕就是这种简单的分类,你就能搞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可以说这个市场最后那些失望而归被市场淘汰的人,他们到底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所以在学习技术之前,一定要明白,你的真正目的就是去划分行情,找到那些自己能做的行情,锁定品种,锁定机会,这是学习技术的最重要目的,而非找到绝招和圣杯。之后就是讲你建立有逻辑连接的买卖信号应用于这些行情当中,这也是从分析到的过程。

2、对于止损的理解妨碍了大多数人的成长

很多人研究这样技术,那样绝招,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保持高的胜率,美其名曰优化系统其实是在给自己不愿意正确面对亏损这种失败的认知找借口而已。不愿意承认亏损也就不甘承认自己的无知和渺小,总以为自己能够干翻市场,这就是最要命的想法。应该这样说,这个市场几乎大多数最后成功的交易员都在止损这个问题上面徘徊了了很久。是否需要止损已经不是可以拿来讨论的话题了,而是如何正确并且合理止损的问题。要明白清仓头寸的原因仅仅就是因为你的行情已经不在了,行情已经不是你可以交易的行情了,这时候就是退出的时候。止损在这个基础之上更多的是防止突发意外,而不是控制少亏1000,2000的问题,所以止损是一个级别问题。

3、如何执行的问题

执行的过程并不是你知道而做不到的问题,知道了,你就做到了,做不到是因为不知。为什么你认为自己知道了,原因就在于你总是用买点套行情,把技术当圣杯,你是基于所谓的胜率和绝招而是用这个方法,而非基于自己的定位在逻辑上形成闭环之后去完成这个动作,这就是有本质区别的东西。所以任何理论,体系,你必须在逻辑上能说服自己,才能够形成一套完整的闭环,这是知道的前提。

4、规则的建立是一个新手都可以很快学会的

新手总觉得建立规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是要明白规则可以划分为框架性规则,策略规则,交易规则,风控规则。对于行情的认知,对于经验,盘感,审美或许需要花一些时间,但是对于风控,仓位这方面的东西,只要一个人脑子没问题,基本上一天就可以学会了,但大多数人似乎更愿意享受不顾风险在市场中厮杀那种刀口舔血的感觉,甚至我听到有人说做交易就是为了悟道,这种认识的人不在少数,说的直白一点,只是为自己不能盈利找个说的过去的理由而已。其实对于防止亏损这个环节,你只要前面保持轻仓,低频,大的周期去做框架,一般人都可以坚持数年,在保命的基础之上去完成亏损到盈利的跨越。奈何几乎所有走出来的人都免不了在大亏破产几次才建立起一些最简单,最直观,连新手都懂的风控法则,我就是其中一个反面教材,这就是人性,所以该走的弯路,还得走,该亏的钱还得亏。

5、对于盈利的理解

很多人总以为盈利是靠牛逼的技术,靠自己无与伦比的盘感和风骚的走位,以及他们不服输的气质,交易的时间长了大家都会发现,真正的盈利是依靠时间,长期盈利要的是稳定性,稳定的身体,状态,以及模式,还依靠你对于盈利头持仓的信心和决心。为什么一个刚进市场稍微赚点钱的人总是幻想自己每年几倍甚至十倍的收益率,而当他交易一些年头之后就不会再对盈利有什么执念,因为这一切都取决于时间和稳定性,而不是仓位和操作。作为一个人,要在这个市场里面生存下来并且去获取盈利,一定要对市场抱以绝对的敬畏和尊重,只要明白这一点,就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当你明白自己的无知和渺小,这就可以在认知层面上对其他人形成碾压!

小马哥 LV1

小马哥 发表于 2024-11-6 19: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走了很多弯路,而且我不能保证以前常犯的错误以后还会不会在犯。

我想这就是交易的魅力、也是交易的风险。

一、止损

一开始很多人会和你说,止损有多重要。但是盘面上的价格就是那么不给你面子,每次止损后就朝着相反的方向去,于是你就会想,当时要是没设止损多好,这单子不但不会亏损还会有很可观的利润。于是,你第一次不设止损,尝到了甜头,第二次又获利了,到了第X次,行情突然启动,来个大单边,你可怜的账户一下子就爆掉了。于是乎,你懂得了止损的重要性。

二、重仓

参与交易的绝大部分人相信都是抱着一夜暴富的心态才来到这个市场的,那怎么样才能用有限的资金来获取最大的利润,很多人想当然地就是重仓!但是很遗憾,这些带着杠杆的家伙不是股票,你股票满仓被套,只要不退市你还是有翻本的机会,交易不一样!因为杠杆、因为你的重仓、你的资金会在短时间内急速地回撤,甚至蒸发!很多人都是因为侥幸尝了一两次甜头后,就忘记了仓位管理的重要性,最终还是沦为输家。

三、逆势加仓

一单被止损了,马上在追,新的单子止损了继续追,追到本金快没了,心慌了,才甘心停下来。

说到底还是人的心理在作怪,看到自己的单子亏钱了,过意不去,想快点把之前的损失再赚回来,你一急躁,一慌张,你就容易失去理智,其实那价格触及到你的止损点时,趋势已经悄悄地改变,而你因为还停留在上一单子亏钱的痛苦中,没有察觉到。这时候加仓,是自寻死路。

这三点是暂时想到的,该如何避免?

一、交易经验。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你不停地给市场交学费,等交到麻木的那一天,或许你就能恍然大悟。

二、计划!计划!计划!计划!(重要的事情说N遍都不够!)

初学者不要太迷恋那些喊单的,还是要有自己的思想。

每天做交易前给自己列个交易计划:点位、消息、仓位控制……等等。

这样就算市场出现了极端的波动,你也不至于慌了阵脚。

再谈谈:

1、交易是试错的过程,没有100%准确的交易。你要懂得接受自己的亏损,才能更好的拥抱属于你的利润。

2、计划是交易的根基,没有计划请不要随意开仓。计划让你知道在什么点位进场(防止心急太早进场);计划让你知道在什么点位止损(防止无辜被扫损的情况)计划让你知道在什么点位平仓(防止你出现亏损的单子死扛、获利的单子拿不住的情况)。计划让你的交易变得游刃有余。

3、交易并不轻松。那些觉得交易赚钱很轻松啊,点点鼠标就来钱的人,实在是太天真。

当你把专职交易员当做自己奋斗的目标时,你就必须要改掉自己的陋习,我是觉得交易能映射出一个人的本质,做交易如同做人。还有就是要勤奋,不要想着不劳而获,跟着大师做单就能高枕无忧,这是impossible的。

4、交易不是赌博,不是彩票,不要想着一夜暴富。

“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 ,细水长流,这就是交易。

静看趋势 LV1

静看趋势 发表于 2024-11-6 19: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把交易当成发财渠道,这就是最大的误区,只此一项就让无数人走了一辈子的弯路。

JZ26167282 LV1

JZ26167282 发表于 2024-11-6 19: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误区和弯路一直都有,很多时候没有暴露出来罢了,等回撤了,有的时候就悟出来这样不好了。还有各种各样的坏习惯,明知不好,却很难知行合一。

不过呢,见过最多的一个误区,就是以为交易是论输赢的,判断对了赚钱了就神采飞扬,四处吹嘘,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判断错了亏钱了就咒怨市场,或哀怨运气。实际上策略就在那里,有赢便就有输,没有完美的策略,也不必计较一时的得失。判断走势,只是交易中最粗浅的部分,不必执着于此,空伤心神。

XF23306900 LV1

XF23306900 发表于 2024-11-6 19: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浑然不知“从一个误区走到了另一个误区”就是一种误区。

很多顿悟都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的。

归根结底还是量变不够,见识不够。

交易其实和创业在大多数地方是极其相似的。

只不过以过来人的角度看,交易比创业有一个极大的优势,那就是它给人无限的量变机会;与此同时交易又比创业更容易让人迷茫,前面的优势反而会被人熟视无睹。

行为逻辑 LV1

行为逻辑 发表于 2024-11-6 19: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初入交易,如果没有人领路,有太多的误区回干扰你走向成功。我在这里说一个90%新手交易员得误区,也是最严重的一个误区。

很多新手认为,分析对行情或行情把控的准确是成功交易的圣杯,其实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记住:看对行情和做对交易,隔着一座珠穆朗玛峰。不要醉心于研究行情,对花时间研究自己和联系系统。

龙之子 LV1

龙之子 发表于 2024-11-6 19: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图回溯,认为看到的行情就能抓住全部或者大部分

不理解所有的风险其实都源自于持仓的时间,时间长变数就大,波动也会大

还有过于崇拜某种技术,不愿意自己花时间去观察市场

刘永丰 LV2

刘永丰 发表于 2024-11-6 19: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水平。

入场十年稳定盈利的自己的心得体会真理,在更高一层次看来可能全是误区。

误区未必不能赚钱,只是阻碍了自己往更高层次的进步。

每年赚两三成和三年一百倍都是赚钱,但是依然是有本质上的区别。

12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