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美元的话,那自然就是英镑。毕竟是美元把英镑赶下了霸主位置。而且在美元和英镑在争夺霸主位置的时候,把英国也弄得一蹶不振。如果没有美元,英国以及英镑当之无愧。 美元从1914年开始第一次国际化,到1924年美元在全球货币储备中间的份额,就已经超过了英国,在全球的贸易结算货币的地位也大大超过了英国,可以说美元已经取得了霸主地位,把英镑给打倒了。 但是由于美国的货币制度在涉及上存在一种内在缺陷,它采取的是一种不正确的政策,所以导致美元从1925年好不容易上位了,结果统治到1933年,不到10年,垮台啦。其标志性事件就是美联储中央银行差点被挤垮。美国的全国银行基本上被放长假10天,这意味着美元在第一次国际化过程中遭到了惨败。 美元被打回了原形,同时英镑进入了割据状态。大英帝国率领20多个英镑区的国家,浩浩荡荡组件了一个大英帝国的贸易区叫做英镑区。这些国家之间的贸易呢,搞了一套自己的贸易壁垒,帝国特惠制。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英国在1931年摆脱了金本位之后,到1939年二战爆发之前,大英帝国经过8年的休养生息,金融上逐渐的恢复了远期,到1933年大英帝国的外汇储备,重新上涨到了45亿美元,这是一个很大的数。比1931年英国摆脱金本位的时候的4.5倍。 所以大英帝国又有了元气,可以一战。但就这这个关键时候,二战爆发了。二战一开打,马上英国在一战中的老毛病又体现出来了,还是工业生产能力不足的问题,战争消耗太大,而英国的工业生产跟不上,所以英国就必须仰仗美国给它提供将军事装备。 这个时候美国国内是一个什么情况呢?美国民众当时其实反对美国参战。当时美国认为大英帝国的统治方法,殖民主义这套东西不合时宜,已经过时了。因为美国当时就是英国的殖民地嘛,然后通过长期的奋战获得了独立。 所以美国人对殖民体系本身有一种本能的反感。同时美国认为英国不是什么好鸟,一战后英国欠美国50亿美元,到二战爆发的时候,英国只还了15亿,还有35亿欠钱不还,所以美国人说为什么我们还要帮大英帝国打仗呢?所以当时民意测验只有3%的人认为应该帮助英国打德国,绝大多数人是反对的。国会呢,搞了很多调查,其中有一个奈伊委员会作出的调查报告显示,国会认为当年是银行家把美国推入了战争,所以再也不能犯同样的错误了 。美国不能够转入战争,所以30年代中搞了一系列中立法案。不允许参战国进行武器贸易,这些国家到美国买武器,不卖。还有,只要一战中欠美国钱不还的国家,休想再从美国拿到一分钱的融资。 在这种情况之下,英国又跑过美国来进行游说,说要美国提供帮助,美国人民意这边是坚决反对的。不过美国的统治精英不这么看,在罗斯福看来,如果继续任由纳粹德国把英国给灭了,那么德国将会有能力把整个欧洲的造船能力全部发动起来,最后会造出很多各种各样的战舰,那么那个时候就会越过大西洋,早晚打到美国来,所以罗斯福的观点很明确,美国一定要参战,迟早都要加入战争。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就不能坐看英国被消灭,所以美国要给英国提供帮助,由于有《中立法案》和美国民众拒绝帮助英国的情绪在,罗斯福只能游说国会,放宽武器禁运,到1939年的年底取得了进展,美国国会提出了一个叫现钞自运原则。 什么叫现钞自运呢,就是交战国,如果你们又钱,有现金,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可以从美国购买武器,而且你们要自己出船来运,表面上看起来这是一个中立的原则,就是德国也可以买,英国也可以买,交战双方都可以买,但实际上,英国掌握这大西洋的通道,而德国直邮潜艇,没有海上运输能力,而且德国手上没有现金啊,表面上看起来中立的现钞自运原则,实际上是倾向于英国的。 英国正是受到了这个现钞自运原则的好处,才能够在1940年最薄弱的情况下,有实力去巩固自己的防线,否则英国当时的处境是非常危险的。但即便这样,战争烧钱烧的很快啊,英国好不容易存了8年的45亿美元,在战争消耗的第一年,到1940年下半年钱全部花完了,这个时候英国就想美国哭穷,说我现金不够了,没法再按照现金自运原则从你那买武器了,你能不能给我一些其他的援助。这个时候美国人不相信啊,说你大英帝国虽然流动资产没了,但是你还有很多海外资产啊。当时英国在海外还有数百亿的海外资产,美国人说你想要从我这里得到进一步援助,就一定要把这些资产都变卖了,所以美国财政部开了一个大清单,让英国把在美国和全世界控制的各种资产列出来,你们控了多少股票,你们控制了多少公司,有多少债券,然后有多少房地产,全部列出来。美国人的意思就是说要在援助之前,先把英国给榨干,然后我在给你提供援助。 于是,1941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著名的租借法案,向反法西斯国家提供武器、军用物资、粮食等各种援助。从1941年到1944年,包括英国、苏联、中国在内的38个国家接受了美国总值500亿美元的援助。二战后英国陷于经济崩溃的边沿,不仅还不起钱,还要再想美国和加拿大了55亿美元过日子,这些钱一共还了60年,到了2006年底才还清。 在租借法案在众议院和参议院讨论的关键环节就是1940年年底到11941年的3月,这3个月中间,密集讨论,大家要投票。美国政府就按照清单项英国政府提要求了,你还有这么多海外资产,在这个情况之下找我借钱,我是不会同意的,所以你要先变卖海外资产。 当时清单上面第一位是什么呢,就是英国控制的一家非常赚钱的公司,正好在美国,叫美国人造丝公司,就是生产各种各样的合成纤维,比如说尼龙袜,长筒袜,当年二战的时候,所有女人都抢着要。美国人造丝公司在美国有7家工厂,雇佣了1万8千人,仅有形资产就值1.2亿美元,非常有钱。 美国人就看中了这家公司,说你必须马上要把这家公司卖掉,给你们多少时间?72小时,低价5千万美元,卖给美国人。英国政府当时一听,这不是打劫吗?美国人说不同意也要统一,不同意的话这个事情在报纸上一披露,英国在美国还有这么赚钱的企业,这些企业你们不处理掉就找美国人借钱,那美国民众是不会同意的。 英国政府考虑再三,被迫答应了美国的条件,然后找到英国的这家企业主,给你36小时,必须把这家企业给卖掉,卖给美国人。这企业主一听,你们就不考虑一下我们家族的重大损失么,英国政府说我真的没办法了,现在我顾不了你们,我们现在只要在战争中取得胜利,这是第一位的。所以这家企业被迫在36个小时之内卖掉,摩根家族以5400万美元买下之后,倒手在美国市场上就高价卖出,赚了很多钱。丘吉尔在之后的回忆录里面就提到过,我们当时被美国政府被迫贱卖掉大量的公司,美国人造丝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以上说的案例,只是冰山一角,当时美国逼迫英国拍卖了大量的重要的核心资产。 美国通过这一招,可以说把大英帝国积累了上百年的海外投资,基本上剥夺的干干净净,这是流动性资产。那还有一块非流动性资产呢,固定资产呢。 比如说英国在海外还有很多殖民地,还有很多军事基地。当然啦,美国人不想要殖民地,认为殖民地这个东西是过时的,又花钱,效率又低。 但是英国的军事基地是有价值的。这个时候有一个叫哈默博士的人出现了,这个人有点像今天的索罗斯。想着好几百亿美元的殖民地资产,如果我在中间把这个买卖给做成,那得赚多少钱?所以他就开始打算盘。一算,英国欠美国50亿美元,一战欠款已经还了15亿,还有35亿没还,按照美国的中立条款,美国是不应该想英国提供融资的,但是可以争取减免。 因为美国在一战之后,对很多国家都进行了战争债务的减免,比如意大利减免了一半,法国减免了一半还要多,像战败德国,虽然收了一点赔款,但是美国给的投资更多。美国就对英国非常非常非常的抠门,一分钱债务都不减免。哈默就想,如果我们能把英国的债务按照意大利那样减免一半,35亿不就剩下17.5亿了吗,然后我们把大英帝国在整个西半球的这些军事基地,那些岛屿,我们做一个资产评估,比如说纽芬兰到加拿大一直到中美洲的加勒比海,一直到南美洲的福克兰群岛,每个岛屿加之2500万美元,然后打成资产包,几十个岛屿装在一起,正好17亿,还剩下一些钱,然后再吧美国淘汰的驱逐舰,50艘驱逐舰一起处理给英国。 哈默博士把这个计划称之为驱逐舰换军事基地,他吧这个计划搞出来之后,兴高采烈的拿给国会。国会一看,有点意思,然后就把它列入了国会讨论的议案,但是最后呢没上会讨论,主要原因是因为美国担忧老百姓对英国欠款的事情比较的敏感,把这事一抛出来,民意可能会有反对。 哈默说这个民意事先没有想到,那这个民意也好办啊,什么叫民意,我来收集资料,手机证据,就雇佣了一帮人,把1939年到1940年二战爆发之后这一年以来美国各大报纸,所有的评论员文章,所有编辑发表的这种评论,进行了大量的剪辑,把这个报纸文章剪下来,做了一个很厚的简报,然后他再这简报中一分析,发现有92%的评论文章是支持美国援助英国的,你不是要民意吗,这就是民意。 我们现在不知道当时是按照上面标准来判断的,反正剪辑出来,92%,绝大多数人是支持美国援助英国的。所以哈默博士就吧这个简报拿给了罗斯福,罗斯福看着简报,在听着哈默博士的计划,觉得挺靠谱的。为什么呢,大战在即,美国即将加入战争,没有军事基地是不行的,正是由于这笔交易,使得英国得到了50艘驱逐舰,这50艘驱逐舰在1941年对抗德国潜艇战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当然,我们不知道哈默赚了多少钱,他的自传中没有说)。看看这差距,我们平常倒卖的都是些小东西,人家琢磨的是倒卖大英帝国整个西半球的军事基地。 所以,看看美国凭借租借法案把英国压榨的多惨?最重要的是,凭借此法案,肢解了英国的帝国特惠制。所以如果没有美元,那么英镑将会毫无争议的成为全球最重要货币。 |
推荐帖子
【总龙头战法】总龙头高级文章集合竞价的秘密1-10合集
admin 65 看过
【冯矿伟】冯矿伟盘口语言 MACD背离技术 62集视频课程
admin 113 看过
清北游资 2025年龙门实战特训营 视频+指标
admin 104 看过
【塞外书生】如何系统性的躲避大阴线 1文档
admin 107 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