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全球各国金融开放历史看中国大陆目前的乱象,是黎明前的黑暗?
提问
891 人阅读
|
19 人回复
中国金融市场其实一直都在开放,但是进程非常缓慢,近期有点起色的是2020年4月1号迈出了一大步。
作为中美贸易战的美国和中国在1月份终于签署了备受期待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有人标榜这对于想进入中国40万亿美元金融市场的美国企业来说是新胜利。不过,许多改变其实在贸易战爆发之前就已在进行。该项协议承诺,将改善中国在金融、保险、资产管理、支付及基金管理方面的金融服务业准入。
协议旨在解决长久以来美企投资中国金融业遭遇的许多障碍,包括外资股比限制,歧视性的监管规定以及执照审批过程不透明。多年来中国一直承诺进一步开放金融服务业。该协议对金融服务业做出一项关键承诺,将在4月1日前取消证券期货寿险外资股比限制。
以上是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夸出的一大步。
看似搞得轰轰烈烈,但是国内几乎有声媒体都没见怎么报道,就连我因为这个事情,发了个推送,都发布出去,发出去了,别人看不到,只能自己看到,也许是话题过于敏感,在这里要说明的就是,中国虽然开放金融市场,并非要开放资本市场,而备受大家瞩目的保证市场几乎是遥遥无期,原因嘛,你懂的。。
可能,资本市场过于敏感,毕竟我们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完全开放了,那就跟资本主义国家没什么区别了,在一个就是中国金融体统还不够完善,完全开放了,很可能遭遇系统性金融风险,这应该是最直接的原因,再来即便是开放资本市场至少要等到人民币完全国际化了在开放,目前人民币跨境结售汇在世界货币权重比中只占非常小的一部分,块头大,话语权很小。想要完全拥有更多的话语权,进一步扩大开放是必经之路。
前面有说了目前开放的金融市场只是非常小的一步,资本市场基本没见谈起,保证金市场则更是遥遥无期,那么对于这样一种环境下,我记得有句话说,资本是逐利的,在巨大利益面前,资本大鳄肯定想着打入中国市场,而国人也愿意赚取更多的收益,双方都想赚取更大的利益的情况下,基本很难管,打掉一波又会延伸出另外一拨,这种猫抓老鼠的现状在完全开放之前,一定还会存在,回到题主的问题,在目前情况跟中国大环境下,完全开放至少还要等很多年。
|
|
|
|
|
沐樱 LV1
沐樱
发表于 2024-11-6 18:39:11
|
显示全部楼层
乱象是什么意思,感觉整体还好呀,毕竟金融业是个很特殊的行业,步子不能迈太大,不然容易搞出事。别说对外开放了,就是国内稍一放松监管,幺蛾子就出来了。P2P、币圈这些还不够乱吗。
10月底马云在上海对着金融监管放炮,惹恼最高层,直接打掉了蚂蚁IPO。所以,咱们在金融这块一直都是很谨慎的,风险把控永远是第一位的,开放也得慢慢搞。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多渠道“双向开放”与境内外交易机制互联互通的“双轮驱动”开放模式。
一方面,境外投资者可以通过QFII/RQFII直接入市,或者通过深港通、沪港通、债券通、沪伦通、黄金国际板等多渠道投资国内金融市场;另一方面,境内投资者可以通过RQDII投资境外金融市场的人民币计价产品,也能通过深港通、沪港通、基金互认等渠道投资香港金融市场。
实际上,咱们的金融业开放是很早的,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有许多外资金融机构在华设立分支机构。但是90年代末期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随即有声音提出,金融开放是否会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
那时中国开始与各国进行加入WTO的谈判,在此背景下,金融业的开放特别是金融机构的准入程度就不太高,但仍旧有很大进步空间。
金融市场双向开放是中国融入全球化进程的必然路径。但必须要承认的是,对标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未来我国金融业要力争打造能够为微观主体创新发展提供有效支持的融资环境,而这恰恰也是当前我国金融业的短板所在。
因此,金融业对外开放需要重点引导境外金融资源满足国内创新型企业的直接融资需求,这包括继续有序提升国内股市、债市开放水平,吸引更多外资参与多层资本市场建设等。
这么看起来,那里是什么黎明前的黑暗,有序稳步推进才是整体基调呀。当然了,平时投资的时候遇到的什么黑平台、杀猪盘,这些属于金融诈骗相关,实际上跟开放也没必然的联系。就像香港市场,金融很发达,但金融诈骗也是屡见不鲜,毕竟有钱人多,总有几个二傻子会中招的。
|
|
|
|
|
市场是越乱越有利润,越乱才会赚钱的好时期。反而正规化了,投机资本都很难流入。
回头看中国股市和期货的发展经历,对照未来。
中国股市经历了这么多年发展,初级阶段,都是眯着眼睛赚大钱,买什么赚什么,从来就没有所谓的估值,价值投资的这一说法。2015年之前,游资横行,很多出名的游资,都是在那个阶段一战成名,资金体量从10万,到过亿。2015年后逐渐引入外资,赚钱的速度越来越慢,亏钱的速度是慢下来了,但还是赚钱得少.
再看看期货,经历了最暴乱的时候,逐渐这几年进入正规后,你会发现走势已经非常缓慢,严重遏制投机行为后,资金就开始大撤离。
所以我个人的看法是:放开金融,确实会迎来短期今年时间的辉煌腾达,很多的资金会涌入中国市场内,资本是趋向利的,也就是讲,这种趋利短期非常好,会把各行各业,真正赚钱的机会,都会填补。不好的地方,则是随着资金的快速流进,行业饱和度会越来越快,增加一个行业,赚钱周期可以达10年甚至更长,现在呢?4年的时间,就完全达到一种饱和状态。再看看现在的猪肉,之前都是10元以内,高于10元已经很高的价格,现在随着资本的垄断,猪肉最高超过35元一斤。
金融跟实体也会类似,一旦过于垄断,没有投机资金,市场的起伏,就不会很大。2008年之前,一个小非农数据公布,可以影响市场起伏上百点,大非农市场波幅起伏200-300点走势都属于正常,现在呢?大非农都不一定能走出行情。这也是金融垄断后,失去投机资金的推动,起伏就会归于平静。
对于整个行业来讲,已经开始逐渐走向了黎明,但对于我们交易者来讲,虽然不会黑暗,但会一直处于黄昏阶段。
|
|
|
|
|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题目中包含的要素比较多,拆分开来看主要有这几点:
1. 各国金融开放到什么程度
2. 中国金融走到了哪一阶段
3. 中国目前这一阶段金融是否存在乱象
4. 搁置。因为如果3的答案是否,那么不存在黎明前的黑暗一说。
要回答问题1,就先要定义什么是开放。
金融开放主要包括国际资本流动和金融服务这两个方面。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国际资本流入可以给一个经济体带来很多好处,投资当地的公司、企业,刺激当地经济发展。
定义了开放以后,还需要了解一下开放的风险。
资本流动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一国出现高风险,国际资本肯定第一个跑路,结果就像2018年的阿根廷和土耳其一样,金融市场几近崩溃。根据蒙代尔三角悖论,资本的自由流动、利率和完全浮动的汇率,只能三选二。所以无论是哪一段历史,哪一个国家,都必须有所取舍。如果选择了完全的资本流动,那就会在其他方面出现风险。
金融开放从来不是最终目的,政府最终是维稳——无论哪个国家都是如此。如果为了开放而产生危机(事实上很多国家已经经历过这种伤痛),可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回到问题1——各个国家金融开放到什么程度?
纵观国外市场,金融市场开放程度并不都是相同的。任何国家都不会完全开放金融市场——那样就失去了控制权。各国在金融开放上都会对国际资本有所限制。例如,有的国家(例如新西兰)禁止国际资本自由购买房地产,澳大利亚则是加了诸多限制(如更高的税收和利息),以控制本国稳定。有的国家对外国投资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这都不叫闭塞,也不是不开放,而是为了保护本国利益。
老牌资本市场英国,三年前才刚刚实施全球首个“开放银行”计划。其实所有国家都没有达到“完成”状态,只有相对的开放和不开放。开放也并不是目的,目的是维稳,目的是维稳,目的是维稳。
问题2——中国开放程度到了哪一步
经济自由度指数由《华尔街日报》和美国传统基金会发布的年度报告,涵盖全球179个国家和地区,是全球权威的经济自由度评价指标。第一名新加坡,打分是89.4,美国76.6,中国59.5,最后几个国家20多分。
注意两点,第一,开放不代表好,如果开放带来很高的风险,将得不偿失。第二,排名只能参考。毕竟在2019年发布的全球卫生安全指数,分为6个类别、34个指标和85个次级指标,衡量195个国家对于流行疾病的抵抗力中,美国以83.5分排名第一,英国77.9分排名第二,中国48.2分排名51。刚发布就遭遇了疫情,啪啪打脸。
3.中国金融市场是否存在乱象?
会存在。此前的P2P暴雷,后来的原油宝,都反映出金融市场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其实任何国家金融市场或多或少都会有问题。关键是,对于这些问题是否提前预防、问题发生后是否能很好地解决。例如蚂蚁被约谈,看上去是临时起意,十有八九是蓄谋已久。蚂蚁本质上是ABS,与之原理类似的MBS引发了2008年金融危机。所以杠杆过高的ABS就被约谈了,以预防未来的风险。
最后,仔细想想为什么中国金融市场没有快速开放?为了维稳。
还有呢?保护韭菜啊!
一个新兴市场,一下子和成熟金融市场正面交锋,是不是有可能落下风?
但给中国玩家一点时间,等到时机成熟,他们必将创造奇迹!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
|
|
|
其实早在90年代初期,外汇交易就已经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当时的香港,海外外汇交易经纪商都有在国内开展业务,同时部分银行也有提供外汇保证金交易的业务,当前国内最早的一批外汇交易员就诞生在这个时期。
但由于新兴产业的各种乱象,国家不得不在1994年取缔了外汇期货交易。直到1998年底,央行开始允许国内银行开展面向个人的实盘外汇买卖业务。
到1999年《证券法》实施,股市盈利机会缩减,市场低迷,部分投资者开始再度进入外汇市场,国内外汇实盘买卖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投资方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当时的央视报道,外汇买卖已经成为当今处股票之外的最大投资市场。
2000年以后,外汇行业又陆续有了一些新的发展,但随后仍然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管等问题,导致再度暂停。2014年10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调整金融机构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有关管理政策的通知》下发,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参与主体拟扩大至券商、保险、信托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还包括货币经纪公司。至此,国外外汇交易商再度陆续回到中国市场,而国内银行也再度相继推出线上外汇保证金业务至今,外汇交易和行业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巅峰期!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其实国家基本上摸清楚了这个行业。再加上目前人民币国际化的需求快速增长,相信很快将会进一步开放外汇市场。但出于保护投资者等因素考虑,外汇市场肯定是有很高的门槛的。但这不会阻挡外汇行业在中国的发展,因为这是大势所趋。
一个行业是否有前景,是否能够长远发展,逐渐壮大,主要看8点:
1看,国家政策需求,决定了该行业是否可以存在
2看,法律是否健全,决定了该行业良性健康发展
3看,参与人群类别,决定了该行业总体规模大小
4看,该行业可以被某个财团控制吗?
5看,是朝阳行业吗,还是全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6看,是否在同类竞争品之间具有优势
7看,是否利国利民,造福社会
8看,投资者是否接受和推崇
综合以上这几点来看,可能略微缺乏的就是相关的法律法规,但这块要完善起来是很快的。因此,外汇行业在中国的春天相信会很快到来。
|
|
|
|
|
要说外汇市场步入正轨以前,乱,是正常现象,不管是英国、美国、日本都经历过这么一个阶段,越是乱越要治,就会有管理者出现。中国大陆对外汇之乱象不是一朝一夕之间了,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存在,而自我从业到现在近12个年头年年都有这样的报道,国家一贯的处事方针是,在不紊乱社会稳定和主权的前提下,允许存在,一直运用的是‘圈、养、杀’但外汇这块儿,一直是圈着,但并未养过,只是不让其真正浮出水面,至于杀的阶段,那也不是一刀切,而是,需要杀一儆百,顺带整合整个行业的政治手段而已,P2P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但外汇整体行业,是不会被取缔的,因为,中国无论一带一路还是目前与美国所交涉的问题中,都包含着人民币的国际化和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无论哪个点,都意味着外汇市场必须开放化,但这个过程是很漫长的,因为,中国之所以很少被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而伤到其根本,是因为,国家的债务都是内部化,也就是以人民币计价的,而反观日本当年、98年金融危机那年,这些遭受重大创伤的国家,其债务都是以美元计价的,以此不难得知,外汇开放是必然,但是,完全开放化,是需要漫长的准备和验证的。
|
|
|
|
|
不是黎明前的黑暗。
外汇保证金行业给交易者带来了全球范围内的交易机会,经纪商让交易者在一个账户内就可以方便交易外汇、贵金属、股指、大宗商品、股票差价合约等等各种金融产品。作为一个十分年轻有活力的行业,外汇保证金交易在全球范围内发展也仅仅不过20年的时间,涌现出了一批包括嘉盛、CMC Markets、SAXO Bank在内的行业领军的上市公司与金融科技公司。
随着行业的发展和全球金融市场的发展,各国金融监管机构对于外汇保证金交易的监管内容与方式也在不断变化,大体以本着客户资金安全和交易公平为原则,最近有着越加严格的趋向;而与监管愈加严格相反的是,投身进入这个金融市场的经纪商却越来越多,可以交易的标的、做市商的数量与市场体量也越来越大。
就市场现状而言,各家外汇券商应对全球范围内的合规性审查主要有三种处理方法:
第一类交易商按照市场、地区的不同对应使用监管牌照(比如IG、CMC),这一类券商在全球拥有多块金融牌照,可以做到因地制宜,为不同地区的客户提供对应的监管体系。
第二类交易商只选择使用一个受到严格监管的实体为全球客户提供外汇经纪服务,代表为Think Markets智汇,同时拥有FCA监管与ASIC澳大利亚监管,选择使用澳大利亚ASIC作为客户的监管单位。
第三类交易商也在全球范围内拥有不同牌照,灵活的为客户提供不同的选择,嘉盛现在的客户可以任意选择CIMA监管与FCA监管两种不同的开户实体,在平衡合规严谨程度与客户体验的同时,也尽可能的保护了客户的选择权。
全球监管越来越严,在给予客户流畅与便利的交易和开户体验与日趋严格的监管之间交易商如何维持平衡呢?诸多受到FCA监管的英国本土经纪商都表示正在寻求除了FCA以外的监管,这一现象表明外汇保证金交易商不拘泥于单监管机构、灵活对应各地不同合规需求的情况将会更加普遍。
|
|
|
|
|
中国将一直向前进,大家都经历过改革开放的美好,没人愿意回到解放前的日子,外汇也一样,中国会越来越开放,中央也在全力主张逐步有序开放,在中央的指导下外汇也会逐步开放,这是潮流,也符合中央的规划,波浪前进也好,直线大幅前进也好,总之一句话就是前进,目前的乱象是为将来的秩序打下基础,外汇行业前途一片光明,因为全球化势不可挡,资本化正在如火如荼的阶段,不是一个总统或者一个群体就能阻挡的,有商业,有投资就,就要有外汇,一点不用担心,放心大胆的做这行,前途无量。
|
|
|
|
|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开放是必然。我不觉得这是黎明前的黑暗,因为这不属于黑暗,这是对非法企业的整肃。难道能说全国扫黑除恶是黎明前的黑暗????行业不规范发展必然要收到惩处,这是法律不能容忍的。应该看到合规合格的经纪商依然活的好好的,至于那些臭鱼烂虾。。。。能严打多少就严打多少,越多越好!
|
|
|
|
|
从两个方面来看,一个是政策,一个是市场。
不得不承认的事实,国内所有金融的发展都是跟利益集团挂钩,集权和人权关系并存。
举个例子,比如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当时出台的时候0手续费,直接把银联支付能做的事情全做了,现在老百姓习惯了支付宝vx,银联再出什么APP消费者也不会买单,这个现状是谁导致的?不是上面的利益集团自己给开的绿灯吗?
还有拿私募来说,我请教一下余额宝算是公募还是私募,你见过1快钱的基金理财吗?国内大型私募都是门槛10W或者100W起投,公募性质的小额口子根本不给你放。但是为什么余额宝确可以。
再拿国内股票举例,只能做多,为什么有ETF300和A50,说白了华尔街在跟中国股民做对冲,我们每年除了新闻上的,很多行业默默的给美国输送数不清的财富,看看目前高盛里面的VP有多少个中国的官二代就知道了。
乱想?黎明?别想了,为什么乱因为坐最上面的啥也不懂也想捞钱,能不乱吗?
|
|
|
|
|
推荐帖子
【冯矿伟】冯矿伟盘口语言 MACD背离技术 62集视频课程
admin 68 看过
清北游资 2025年龙门实战特训营 视频+指标
admin 56 看过
【塞外书生】如何系统性的躲避大阴线 1文档
admin 54 看过
【塞外书生】浅论股市的道 1文档
admin 56 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