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共 19 个

Lucas LV2

Lucas 发表于 2024-11-6 18:4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全球金融市场开放尤以日本签署《广场协议》对其本国的冲击最大,对中国大陆金融开放的借鉴意义也最大。

美国要求日本金融开放的过程,实际上是通过要求日本建立离岸日元市场,从外围为日本金融体系引入了竞争机制。而且,这个竞争机制是明显有利于美国金融机构的,美国金融机构对欧洲市场更为熟悉,而日本金融机构在服务企业海外融资上有短板,这使得日本金融机构在新的竞争领域中处于劣势。在优质企业的融资需求被离岸市场大量分流的背景下,日本金融机构被迫竞相加风险、加杠杆,叠加央行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最终导致危机。

对当前中国的启示:补短板、严监管。金融开放的过程实际上是引入竞争。如果暂且不考虑地缘政治的问题,单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竞争引入本身并不一定是坏事,甚至可能带来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但如果国内金融机构在竞争中处于明显的劣势,那么可能引致国内金融机构之间的恶性竞争,反而造成金融资源配置的扭曲。因而,在整体金融开放的过程中,国内金融机构全面的服务能力是最好的防御。另一方面,金融开放的过程会暴露原有体系的问题,因而在整体开放之前解决现有问题的紧迫性上升。同时,恶性竞争、过度承担风险等问题也需要全面严格监管来防范。

金融开放对各类型金融机构的影响:对公业务更易受到冲击。日本的金融开放中,内资金融机构的渠道优势以及文化优势,使得外资金融机构难以进入各类型零售市场,这体现在银行存贷业务、券商经纪业务、投资信托业务上,外资占比均不高。但相对而言,外资金融机构的比较优势体现在各类型的机构业务上,包括企业股票、债券的承销以及并购上(尤其是涉及到国际业务)、衍生品投资、资产管理中的被动投资。

从竞争角度来看,中国金融开放可以引入更多市场竞争,通过优胜劣汰提升中国金融机构的竞争力,金融开放也将有助于推动我国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从互补关系来看,中国金融开放能够完善、提升金融体系的服务能力。目前,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的金融市场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产业升级的要求。当前,我国服务业比重不断提升,技术创新和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但是与传统工业有很大不同,这些新兴的经济形态都严重缺乏抵押品,且风险较高。这就更加需要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来满足融资需求。在此背景下,金融开放有助于金融服务补短板、推动金融供给侧改革。

最后要强调的是,在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签署类似《广场协议》不利于本国金融发展的不平等条约。日本是非主权国家,二战后其防务体系全靠美国,这就使得他在谈判中实际是出于附庸地位,因而不得不签署不平等的金融条约。中国是主权国家,而且已经崛起,要敢于和美国霸权硬碰硬,才可在签署金融条约开放金融市场的过程中,避免重蹈日本覆辙。

书迷 LV1

书迷 发表于 2024-11-6 18:4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外大部分都是属于市场经济,政府调控力度还是较小的,所以外汇市场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发展,但是国内不同,国内属于计划经济,政府微观调控与宏观调控都远远强于国外市场,我认为乱象是暂时的,一但国家腾出手来重视民间外汇需求,决定放开外汇市场,政策一出就是猛药,将会在短短两三年间,就可以完成外汇由民间走向桌面的过程。想一下期货原油就可以得出经验,通过三五年的民间现象反映,政策一出,短短一年,上海原油期货交易所就上线,我们要做的就是,在黑暗期间内完成资本的积累,等待光明到来。

冰封 LV1

冰封 发表于 2024-11-6 18:47:10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不光是外汇行业,其实国内的各行各业都在遭遇整顿、洗牌的过程,这是大环境,并不是某一个行业遇到的情况。作为经济社会中的一环,自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往大了说,这与中美贸易战也是息息相关的事情。改革开放40年来,国内经济高速增长,但是由于目前全球化逆转成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国内的经济发展也在发生改变,在降档升级的过程当中,难免会有一些产业受到影响。

各种关停都在所难免,这是凤凰涅槃过程中的阵痛,相信未来国内外汇保证金行业这片蓝海终将会成为一片红海,我们拭目以待!

本身 LV1

本身 发表于 2024-11-6 18:4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一次萧条和危机,都意味着崭新的机遇,对于有敏锐市场洞察力的外汇平台商来说,萧条期才是崛起的最佳时机。外汇行业迎来了冰点,国家政策在不断收紧和整顿,海外监管机构也在大幅收紧。同时,离岸监管大行其道,在萧条中新的生机正在孕育。

钱途无限量 LV1

钱途无限量 发表于 2024-11-6 18:48: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开放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涉足外汇保证金交易,不少投资人将闲置资金通过获得了不错的收益。但是由于投资者选择的平台不同,炒外汇所获得的收益和保障也会有差别。但是由于外汇市场在中国的发展尚处于成长阶段,所以有投资者会关心中国外汇保证金交易市场什么时候完全放开?

中国外汇保证金交易始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距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在这期间中国几度开放外汇保证金交易有数次叫停。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体系,市场发展的相当混乱,期间许多香港外汇经纪商未经批准即到内地开展外汇保证金交易业务。外汇公司的不成熟,以及投资者的盲目热情,使得大量参与其中的企业和个人遭受了惨痛的损失。1994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证监会、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等部委联合发出 《关于严厉查处非法外汇期货和外汇按金交易活动的通知》,一道禁令将外汇保证金交易列入了严厉查处的范围。这道禁令就是至今监管层对外汇保证金交易所做过的唯一规定。

当前,外汇投资已在国外发展的相当成熟,同时也是个人与机构投资者参与国际外汇市场交易非常重要的投资工具。因此,一个缺乏外汇保证金交易的市场,很难说是一个完善及成熟的金融市场。

在外汇保证金交易进入中国后的二十多年,在交易商、媒体及行业领袖人士等多方努力之下,国内外汇市场已经步入相对成熟阶段。在监管政策真空之下,中国外汇保证金市场已经拥有一批庞大的投资群体,这些从业者或投资人对外汇衍生品工具相当熟悉,同时具备相应的外汇交易风险意识和风险承受能力。

据一份调研结果显示,当前在国内的外汇保证金交易者中,超过80%的人表示对于外汇保证金交易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投资者的首次入金量集中在1000-5000美元的之间,其外汇保证金投资额占理财投资的比重以及金融投资占总资产的比重都比较低,而且,尽管大部分外汇经纪商都提供了最高400-500倍的杠杆,但多数投资者在投资时仍选择100倍左右的杠杆,以上种种现象表明当前中国的外汇保证金投资者还是比较谨慎的。此外,据汇商根据行业数据统计,中国境内不同规模的外汇经纪商大约在700-900家左右,这些公司大部分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一线大城市。

尽管目前国内外汇市场存在欺诈等不法现象,但随着市场越来越透明、投资者教育普及和行业自律的加强,开放外汇保证金市场,已是包括银行、外汇经纪商及个人投资者等在内的参与者的共同呼声,也是业内人心所向。此外,中国构建外汇保证金市场的条件已经成熟。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步伐加快,除了个人投资者有投资需求,中小企业的汇率风险管理需求也更加多元化。

因此,中国的外汇保证金交易市场的放开只是时间问题,未来无疑是光明的,现阶段一定是黎明前的黑暗。随着国家监管部门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管保障机制,对外汇交易行为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和监管,会逐渐促使我国外汇保证金交易市场开放并健康成长运行。

李东升 LV1

李东升 发表于 2024-11-6 18:4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帝都历史以来都是先乱后治,先有再立法!当前是黎明前的黑暗。

期货:现在已经是正规的行业,其实也经历过一段黑历史。

1990年10月12日,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成立并开业,这是新中国第一家农产品期货市场。1991年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正式签订了第一份小麦远期合同。由此拉开了新中国期货交易的帷幕。此后,各地相继成立了各类期货交易所。

虽然期货市场开始登上新中国的历史舞台,但早期的期货市场建设盲目、混乱、无序。因各部门、各地方政府可自行审批期货交易所和期货经营机构,因此,在1990年―1994年7月间,全国先后成立了50多家期货交易所,推出了几十个交易品种,注册了300多家期货经纪公司。如果加上未登记注册的地下期货经纪公司和二级代理,当时国内期货经纪机构达1 000家之多。各类机构如国有企业、金融机构只要在期货交易所申请了席位,均可从事期货交易,几乎没有什么约束。这些期货经纪机构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东南沿海地区,以广州、深圳、海口、上海、南京等地为中心,呈现出地域分布不均格局。

看到这里,是不是看到2008-2016年期间,现货市场也是类似的样子。媒体到处宣传现货操作好,原油各种走势赚钱。天通银还在美股纳斯达克上市成功,取名”YIN”,中文名银科控股,为做市商机制的平台,端正了名。后来卖给了中信银行。



1993年―2000年期货公司开始整顿,1993年11月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坚决制止期货市场盲目发展的通知》(国发[1993]77号),揭开了第一次清理整顿期货市场的序幕。1998年8月,国务院又下发《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期货市场的通知》,对期货市场进行了第二次强有力的整顿。直到2000年底,长达7年的治理整顿阶段才宣告结束。1999年,国务院颁布了《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期货市场从此才开始逐渐走向规范。

2008-2016年现货银、金、油等市场的乱象,就跟当年1990-2000一模一样。

整顿期间依然发生众多乌龙事件。

1.1992年12月18日,上海证券交易所首次推出了国债期货交易,开市仅仅30个月便夭折

2. 上海“粳米”事件

3. 海南棕榈油M506事件

4. 广联“籼米事件”

5. 苏州“红小豆602”事件

6. 胶板9607事件

7. 广联豆粕系列逼仓事件

8. 海南中商所F703咖啡事件(对,我们曾经也有过咖啡交易)

9. 大连玉米C511暴涨事件

10. 天然橡胶R708事件

乱了只后,才会规范,乱了以后,才会有人为此立法。2018年3月26日,原油期货不就是上市了吗?目的则是填补2008-2016年现货油炒作的空白品种。所以这么都人投资货币兑交易,据统计,资金超过上千亿人民币,未来中国货币兑市场也会越来越规范。以后走向正规后,这么多年的交易经验很多朋友必然成为以后的大赢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川久保林 LV1

-川久保林 发表于 2024-11-6 18:4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国外汇市场之所以乱,是因为目前国内目前没有相对应的监管机制,目前外管局大力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对于肃清乱象很有帮助,未来我国的外汇一定会开放,世界资本市场这么大,中国是世界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怎么可能会关闭外汇这一重要领域呢?但是在没有把金融体系完全建立起来之前,只能先通过打击乱象来为以后扫清障碍。

肚大人 LV2

肚大人 发表于 2024-11-6 18:5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黎明前的黑暗谈不上吧!最近外管局表示会加强对外汇违规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这应该算是切除浓疮,迎接新生,就像是在今年6月份外管局发言人王春英说的,外汇打开就不会再关上。所以目前只能算是在清扫房子,为未来外汇市场良性健康发展打基础,如果这也算黎明前的黑暗的话,那什么才是光明?

交易路 LV1

交易路 发表于 2024-11-6 18:5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忍不住想说一说印度的外汇市场情况,如果你去看马来西亚、中国、印度监管方面的公告的话,你会发现有一些相似的点,那就是针对外汇保证金都有一条很模糊的禁令。

再说回印度,印度在1999年发布的外汇管理法案中说现有监管不允许国内或者海外的外汇交易,但是允许民众在印度证券交易所监管下的股票机构进行外汇期货和期权交易。想不相似就问你!

但是印度并没有完全禁止外汇交易,只是将外汇交易局限在与卢布为基准的货币对上,也就是说民众在制定经纪商那里购买卢布货币对,完全是合法的,但是想买其他货币对,那是不能的。

虽然在印度,零售外汇也是非法的,但是和在中国一样,很多经纪商都在印度设立了办事处,主要是印度并没有对零售外汇进行很严厉的打击,这和我国近几年就不一样,但是对我国来说,这是好事,因为印度外汇市场目前同样混乱,但是如果还是这种样子,以后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真正开放,所以这一点实际上我们是走在印度前头的。我国开放外汇市场的决心也更高!所以说这是不是黎明前的黑暗,我觉得是,毕竟像印度,现在都还是在一片黑暗中,都不想动的那种!

大道无为 LV1

大道无为 发表于 2024-11-6 18:5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各国外汇开放的历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开放国内外汇保证金交易的市场,需要进行合理的监管,形成有序的市场竞争,这是目前最为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由国内商业银行率先开展外汇保证金业务,建立市场准入机制,再引进外资机构,一方面对其合理监管,另一个方面可以通过合作学习外资的相关经验,以此建立良性金融市场。只要做到这几点,大陆的保证金交易市场迟早会开放的。
1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