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户模仿大机构的做单手法,能赚钱吗?

2024-10-18
904看过
我发现我们散户做交易都喜欢跟大机构对着干,这是为什么呢?既然是大机构,那一般都是盈利的,那我们模仿他们的做单手法不照样也能跟着赚钱吗?最近听说了一个机构订单区域战法,只要掌握识别并发现机构的订单区域的能力,通过识别银行和大机构的交易方式,就能跟随他们的足迹的赚钱。听着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大家觉得这可靠吗?

举报

 

回答|共 28 个

野家 LV2

野家 发表于 2024-10-18 14:4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不讨论散户跟大机构的做单方式,只说一下二者的区别。

散户定义是投入资金量较小的个人投资者,散户的主要构成为在读学生、工薪阶层、下岗工人、退休人士等,以及一些有一定资本的个体户。

机构机构投资者是指用自有资金或者从分散的公众手中筹集的资金专门进行有价证券投资活动的法人机构。在西方国家,以有价证券收益为其主要收入来源的证券公司、投资公司、保险公司、各种福利基金、养老基金及金融财团等,都被称为机构投资者。其中最典型的机构投资者是专门从事有价证券投资的共同基金。所谓机构投资者的“机构”,是一个金融行业的法人组织。

那二者之间定义明白了,再来总结一下两种类型的投资者的特点。

首先散户由于资金有限、人数众多,在股市交易中散户的行为带有明显的不规则性和非理性,其情绪极易受市场行情和气氛的左右。不可否认散户的努力,很多人在网络上学习技术、策略那些,找到的东西很多而且杂乱,没有判断不加筛选的接受并不足以让人有实质性的进步。行情分析、信息搜集都会缺失,大部分交易者是在摸索中前进。

再来看机构,人数较多而且吸纳了很多专业人士做各部分工作,投资管理专业化。机构投资一般具有较为雄厚的资金实力,在投资决策运作、信息搜集分析、上市公司研究、投资理财方式等方面都设立了专门部门。理论上讲,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更加理性化,投资规模相对较大,投资周期相对较长。机构投资者入市资金较多,为了尽可能降低风险,机构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会进行合理投资组合。机构投资者庞大的资金、专业化的管理和多方位的市场研究,也为建立有效的投资组合提供了可能。

总结一下,个人交易属于相对随意的投资行为。但是机构更加严谨,不论是从专业人员配备、学习渠道跟投资管理各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交易方式风格不同是必然,而且条件不同也不存在融会贯通,所以这样散户能模仿么?

凌Wing LV2

凌Wing 发表于 2024-10-18 14: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我要澄清一个观点,散户做交易都喜欢跟大机构对着干吗?当然不是!散户做交易最喜欢跟着大机构走,怎么可能对着干呢?但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导致跟踪的步伐往往慢半步;而在交易市场,一少之差往往都有可能有多转空,更何况半步?所以,由于时滞,最终使跟随机构下单演变成了跟机构对着干了。你说,这是可笑还是可悲呢?

好了,再回到题主的问题,你说“最近听说了一个机构订单区域战法,只要掌握识别并发现机构的订单区域的能力,通过识别银行和大机构的交易方式,就能跟随他们的足迹的赚钱”。我觉得这是个好主意,毕竟通过信息跟踪机构做单,信息时滞是一大障碍;如果通过识别银行和大机构的交易方式跟随他们做单,那么就不存在信息时滞这个问题了。

至于你所说的“机构订单区域战法”,这个我倒也说过,现在简单介绍一下给你。一般而言,机构订单区域由四种不同的形态形成,这就是为什么你必须了解不同类型的供需区域形态才能轻松识别它们的原因。

一个转身 LV2

一个转身 发表于 2024-10-18 14:53:45 | 显示全部楼层

体量不一样,玩法不一样。

至于你说的机构订单区域战法,说实话,很复杂。机构订单区域由多种不同的形态形成,这里的形态,并不是我们熟知的K线组合形态。而是另外一种。

比如:跌--平--涨;涨--平--涨;跌--平--跌;涨--平--跌。这是目前最常用的4种。还有一些其他的,比如吞没形态、孕线形态等等之类都可以用来画机构订单区域。













以上就是这4种常用形态的样子。说实话,看着貌似很好判断。但实际操作过程之中,很难。

这个东西和和价格行为交易法以及威科夫理论高度的重合,比较了它的杰克线,和支撑压力线加K线没什么大的区别。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王志军 LV1

王志军 发表于 2024-10-18 14:5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难。但可以参考方向

汇率市场不能拿股票的思维来捆绑。一只股票,小的市值不过30亿,几百万的资金,可以做封板。百亿市值的股票,千万资金可以封涨停,过千亿市场的股票,不过10亿的资金则可以封涨停。但一个国家的货币总量几百万亿,乃至几千万亿,非普通资金能推动。虽然索罗斯狙击英镑、狙击泰铢、狙击港币,但都是在危机关头,短期顺势投机,重来没有左右过一个国家的货币走势。日本在2012年干预日元走势,总花费超过200万亿日元(预估远超过这个数)而且总干预次数不下10次。汇率的走势,完全看的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比如最近人民币走强,原因是中国是目前唯一GDP正增长的国家。




汇率改变的很多措施,除了经济实力影响,如果做一些特别重大的干预,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保密的,只有到了事后才会公布结果。而中国很多的经济学家基本上都是实力很差,虽然拿了国际上很高的文凭和学历,但到了实际运用上,绝大多数都是纸上谈兵,不是看不起,而是国际上的那一套,对中国经济不一定适用。

国际投行,基本面确实有研究比较突出的。但依然控制不了走势。今年黄金ETF持仓量持续高攀,但在3月份的时候,1700下跌至1450大跌,他们依然左右不了这么深幅度下跌。




尽管无人能控制,就有了技术面上人人平等的权利。国际ETF资金的布局,则可以给到我们一个大趋势方向的参考。我就经常参考黄金ETF持仓资金来判断方向,持续资金增加,则每次日线级别的下跌,都是大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木言 LV1

木言 发表于 2024-10-18 14:5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看看机构投资者的优势所在

机构理财比个人理财在投资渠道上要宽泛得多,比如,国债市场按功能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两类,一级市场是发行国债的市场,二级市场则为国债的转让市场,一般而言,个人投资者只能在二级市场上进行投资,而不得参与一级市场的发行行为;而机构投资者则既可以在二级市场上交易,也可以在一级市场通过承销、包销活动,获得比较丰厚的利润。

从投资品种上看,机构投资者在投资品种上比个人投资有更多的选择:

1) 机构投资者可以直接投资于金融债券,目前国内金融债券主要是面对机构投资者发行的,金融债券的利率比国债的利率要高,而风险又比企业债券小,是相对理想的安全、高效理财工具。

2) 机构投资者既可以投资于记帐式国债,也可以投资于凭证式国债,而个人多数投资于凭证式国债,对于一些定向发行的记帐式国债则无法购到。比如, 1999年6月18日国家94亿元记帐式(三期)国债的发行对象只限于全国银行间市场的机构成员,并且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上市交易,不面对个人投资者发行,据统计,今年财政部在银行间债市场共发行记帐式国债434亿元,这些国债都是个人无法购买到的。

3) 机构投资者既可以投资于附息债券,又可以投资于零息债券,而个人投资者一般只能直接购买到零息债券。投资于附息债券可以尽快地收回利息收入,将这部分资金进行再投资增值,零息债券则没有这方面的优势。

4) 机构投资者既可以投资于固定利率债券,又可以投资于浮动利率债券。1999年,国家开发银行200亿的浮动利率债券,仅限于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不直接面对个人投资者。所以说个人投资者在规避利率风险方面较之机构投资者处于劣势地位。

从投资方式上看,机构理财比个人理财在投资方式上要灵活得多,机构投资者既可以进行现券交易,也可以进行回购交易、套利交易,而个人投资者则只能进行现券交易。

从投资技能上看,机构投资者拥有一批知识渊博、专业技术性强的投资专家,相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理财专家往往具有更全面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战经验,具有更系统和先进的技术手段,这种优势是普通个人投资者所无法相比的。

从投资规模上看,机构投资者往往通过从众多的个人手中汇集小额资金,形成一个巨额的资金规模,大规模的资金更有利于投资者进行投资组合,降低投资风险,这种投资组合,只有在资金雄厚的情况下才能完成,而机构理财恰好具有这方面的优势,另一方面,大规模的投资运做也有利于获得规模效益,降低投资成本。

从信息来源上看,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掌握了盈利的主动权,尤其是对于瞬息万变的投资市场、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全面性更直接决定投资决策的质量,机构投资者拥有专门人士进行信息搜集、整理、分析工作。而个人投资者由于信息渠道的溃管,较机构投资者在信息来源、数据统计分析方面处于相对优势。

最后看看散户的优势:

资金体量少:虽然体量小,但都抱有爆赚的心态,贪婪是散户最大的致命点,但也是最大的优势,资金少,跑得快,碰到不妙之处,可以短时间内,全部离场。除此外,其他优势很难达到机构水平,如果由渠道获得信息,可以戴维斯双击,可惜只是周公做梦,不切实际。

有一条途径是散户可以模仿的,那就是抄作业:比如查看机构重仓布局在哪个方向,比如黄金ETF持仓量是否持续增仓等,一旦机构布局,可以根据机构布局得方向抄作业,虽然盈利目标会少一些,但可以大大提高交易成功率。

上海没有眼泪 LV1

上海没有眼泪 发表于 2024-10-18 14:5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机构短期玩手法,中长做话事人。散户任何一种都只能搭顺风车。

短线手法靠钱,中长策略靠合作。散户一穷二白三不会四不知五幻想六越挫越勇。

人类的各种感官并不是对任何刺激发生反应的,刺激强度太弱或太强都不会引起感觉,感官只有一定强度作用下,才能引起人的感觉,心理学把感觉的强度对刺激强度的依赖关系叫做感觉阙限,只有当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引起感觉,产生想像,思维决策!

经常听人说,当大盘稳的时间再进,需要一个确定性,安全时再进,大众就是要一个确性答案,在信息不完确认情况,大众是怀疑的,是不敢进入的,此时做庄者,要充分利用信息和大众的怀疑震荡上行!

当看多一片,媒体信息一片上涨声音时,反复震荡拉升出货,以横盘或者微升结构震荡出货!做为私募要在高点分批出货,利用大众看多和媒体一片利好,大从心理放松时,指数稳定时,快速出货!

大众无知,利用大众看多与无知,快速下跌,套牢大众 当看多一片,当反复震荡出完货时,当指数横着变化不大时,要突破跳空向下,股价快速下跌,快速套牢大众,当下跌下部支撑位,让部分技术位抄底,但没有达到心理阙值,然后再向下打压,恐惧性抛盘而出,第二天再破掉第二抄盘者制造恐惧绝望!洗掉技术派,套进恐怕踏空者!

洗掉技术派,二次抄底者,然后快速拉升,让踏空者追入,让套牢希望中等解套,然后反弹出货,第二三个交易日,快速下跌,然后破位,再破位制造心理阙值,制造恐惧! 做为私募操盘者,要明白做庄流程,更要明白大众心理目的,还要明白博弈的手段及价格,充分利用做空诱多,建仓,杀涨,让时间和意志、耐心创造价值!

机构做庄的流程思想原理目的,更要明白大众的心理规律,行为特点和心理,要明白时间价值,忍耐的价值,意志的价值,模型的价值,胆大心细相反思维的价值,才能在市场中赚大众的钱!

更多的博弈是与大众心理的博弈,与大众相反思维,就可以做到轻松赚钱,要知道做庄手段目的,就可以赚大钱,更要明白真正赚钱是时间,意志,忍耐,思维模型,才是根本!才能从大众中获得财富!

chendy LV2

chendy 发表于 2024-10-18 14:55: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其实是一个很没有自知之明的问题。散户与机构之间,各方面条件都不对等,玩法也不一样。你模仿不来,就算强行模仿,最后的结果也只能是爆仓。

首先,信息优势。作为机构,对市场情绪掌控比一般人好。也容易接触到更多的企业高管。

其次,垄断优势。这样说可能有些过了,但大致就是这么个意思,能明白就好。几家大机构联合起来对市场有一定的控制能力。散户是做不到的。你不在这个圈子里的话,知道也没有用。

再次,模型优势。一些复杂的模型凭个人单打独斗是研发不出来的。而机构可以由交易员,数量分析师和程序员协同作战。

最后,风险管理优势。个人投资者的风险管理能力往往较差。机构相对来说控制的比较好。而且机构业务多,即使某一块业务出事往往也能撑住。比如 JP Morgan 伦敦鲸事件,光大乌龙指事件,机构都撑下来了。私募和个人抗风险能力差,一旦出大事就往往要清盘。极端的甚至会跳楼。

这些东西,散户要啥没啥,配套措施一个没有,你凭啥去模仿别人的做单手。  

清风伴酒 LV2

清风伴酒 发表于 2024-10-18 14:5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并不觉得能够钻到钱。甭管你模仿什么手法。因为体量完全不一样。再者,一个在一级市场,一个在二级市场。在体量不同,市场不同的情况下,你用对方的做单手法,肯定赚不到钱。

一级市场的信息来源是非常窄的,找项目成为这个行业内的人经常要做的事情,而项目往往需要面对面的接触而来。

相对而言,二级市场的信息来源非常广泛,面度一台电脑,就可以获得几乎无穷无尽的信息来源,公告、财报、研究报告,还有各种各样的新闻、免费的或者收付费的信息。

所以,获取信息来说,在一级市场会受到很多的限制,基本上需要你有个小圈子,需要登门拜访,而你个人或者公司的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而二级市场人就会更加自由,可以出去调研,也可以在网上搜罗信息,也可以找到好的标的。理论上,闭门造车也是可以的,所以说,即使是比较内向的人,在二级市场上也是可以生存的。

二级市场的门槛,当然很低,因为任何人都可以来操作,花个几千块钱就可以来,90%以上的投资者投资的数目不到10万元。

而一级市场的门槛相对就很高,几百万可能仅仅只是起步资格。

总的来说,二级市场更自由,真的是“海纳百川”,什么样的人都可以来,可以多种方式操作,相比之下,一级市场是小江小河。但太简单的东西赚钱总是不容易,好赚钱的东西门槛往往高,这个道理,在一二级市场还是存在的。

接下来说一说,我理解的一二级市场联动的价值,很多时候。有一句话说,“很多时候,我们赚的不过是信息差的钱”。这句话其实挺有道理的。

一个东西,你可以提前知道,那么你就可以赚取收益。

而一级市场往往是领先于二级市场的,很多的新技术新前沿,往往是一级市场的人先研究了起来,后来二级市场的人跟上了。特别是早期的风险投资,看项目真的很早,目光也是非常前瞻的。

等到信息传到二级市场的时候,一级市场有可能已经如火如荼,甚至是想退出的时候。

这一点很重要。能在一级市场玩耍的人,有自己的信息渠道,所以你说的那些大机构同样有,因此他们的操作方向或者手法,不排除基础此点展开,你贸然去模仿,可能只是给自己找不痛快。

卖咸鸭蛋的超人 LV2

卖咸鸭蛋的超人 发表于 2024-10-18 14:5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机构可以看到整体当前市场持单情况,散户看不到。

另外一只是机构吃散户,并非散户想和机构对着干,散户也想抱大腿,跟着机构走喝汤,但是没几个抱的上这条腿的。

散户之所以为散户是因为资金后续不足,仓位又相对机构重,机构就是完全顺应市场规律,不干涉,散户的订单无序性和高风险性,也一样被机构拿捏的死死的,说白了机构可能5000万持有一万手,而散户5000美金不止一手,可能3-5手!

论风险,散户抗不过机构,论全局预支性,统一的执行力,散户也比不过机构,所以机构吃散户没的商量,即便这样机构的财富增长也在年化50%左右顶多了,很多机构也会出现布局失误,达不到这个盈利!反观散户年化100%收益也有很多人看不上!

于是散户逐步放飞自我,变成赌徒,一周翻倍是牛逼的,能一晚翻倍,那更牛逼,更受追捧的想法大有人在!

我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朋友来做这个行业,眼看着方向下错了,但是资金确实多,他这人不喜欢输,硬抗了20多天,保证金从3000追加到10万,楞抗出来5000多美金利润,我也没看他有什么技术,也没看他上火,账户最多浮亏7000,一个月5%,还是在做错情况下扛回来的也不错,当然一些行情,真单边了,可能20天抗不回来,但是我依然认为10万美金够抗!不赚,想亏也难。只是有几个愿意为几千的利润拼10万的投资呢,恐怕很少。

我多年从业经验,市场从来不怕技术好的,任何技术都有时效性,怕的是:1 知道赚钱落袋为安 2 资金厚,就是能抗的!

我见过抗200多天单子的也有,持仓时间6000多小时!最后也没赔。这种抗法说出来会被人笑死,但是笑的人亏没亏我不晓得,当事人是没亏。。。

想赚机构的钱并非不可能,当机构拿你无可奈何的时候,自然也就不去赚你的了,就这么简单
123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