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建一个100人的分析师群,我们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进行交易,有可行性不?
提问
1164 人阅读
|
36 人回复
假设我安排100个分析师来分析行情,然后收集大家的交易思路,按照少数人服从多数人的原则进行投票,按照支持率最高的思路做单(每一个交易思路都固定止盈和止损),大家觉得这样可以吗?总不能胜率还不到 50% 吧?所以感觉理论上应该是可行的,但是为什么很少见到这种操作?
|
|
|
|
|
楼主很有想法啊,但其实并不可取。每个分析师都有自己的想法,可能方向相同,但是进场点位呢?你怎么选择?这个多人分析是,你说点位差不多的,肯定有,但绝大部分都会不一样的。难道你哪个点位多选哪个?
好,这个问题放着,不纠结。那么剩下的就按照排除法了:
1、固定止损。
这里就要淘汰一批人,因为每个人应对止损的方法不一样,承受亏损的能力也不一样。这里没有优劣,只有适合与否。别人的进场点位是结合了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止损的。你现在要求固定止损,不管怎么固定,都有一批人要OUT。
2、少数服从多数。
这里细说的话,会比较杂乱。我们把这批人分类。就简单的分为左侧交易者和右侧交易者。分析师也如此。多数人会是哪批?右侧。好,再一部分人被淘汰。
3、固定止盈。
有些人是做超短线的,有些人持仓3--6个小时,有些人喜欢下单后第二天再出。有些更长。持仓周期的不同,盯的目标点位不同。这里又要在淘汰一批人。
剩下的是些什么人呢?恩,其实就是与楼主交易方法相似的人。既然如此,还何必那么麻烦高个100人的群?
每个人的交易方法都不一样,你为什么要强行盯一个框架把他们限制到了?左侧交易+抗单+锁仓的操作,有没有能够稳定盈利的猛人?有,我就认识,而且好几年的了,有亏有赚,整体盈利;
一天手动交易100多次的狼人遇到过没?不是刷单哟,实打实的做单。也是整体盈利。
那种一拿就是几周,在市场里飘着把钱赚的人,也不是没有。
规规矩矩赚钱的人有,那种看起来旁门左道的操作赚钱的人也有,甚至离经叛道把钱赚着的也有。方法有好坏,但更有适不适合。别人的方法,是自己量身定做的,铁定不适合你。
所以你这个方法,看上去是集各家所长,但最终结果也只是亏损,没有其他的结果。这就好比指标越学越多,但是越多越迷糊,越不会做单。因为没有融合。这里的情况一样,别人的东西你没有融合,悲剧的是你想融合也融合不了,因为你没有别人的心得与感悟。
所以同样的单子,不同的人拿着,有人亏,有人持平,有人赚。 |
|
|
|
|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有想法的想法。
在理论上感觉确实没有多大的问题,但实际操作依然有点考量:
首先,如果这100个分析师的分析思路同归同源,那么和1个分析师没有多大的区别。虽然,出现这样的几率非常小,但是不排除这种可能。因为分析市场的工具并不多,大家经常使用的分析工具也都是大同小异。比如说如果都是利用均线来判断趋势,即使使用均线的参数不同,得到的结果可能会非常相似。
其次,我认为这里存在一个逻辑误区的。那就是多数一定代表着市场正确的方向吗?这个还有待商榷的。咱们且不说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市场符合二八定律这样的。木桶原理也说过,水的存量多少不是由最长的木板决定的,而是由最短的木板决定的。所以,多数人的观点代表市场的方向,这难以服众。而且100个分析师在市场上算多吗?
第三,趋势明显之时,结果几乎会出现一边倒的情况,但是当趋势不明显时,可能难以统计。就比如说,目前的原油的走势,很明显就是一个看空的形态,而且一眼就可以看出来,非常明显。出现这样的情况,几乎也是一边倒的看空。这种下100个分析师和1个分析师并没有区别。你只是在给自己找一些心理安慰罢了。再比如说,现在日元的走势,基本上就是一个偏震荡的思路,未来上破还是下破,目前并没有给出明显的信号,这时的观点可能会接近50%。概率我们都知道,即使是80%的概率,依然有失败的可能。
第四,点位存在误差。方向确定,剩下的就是点位问题了。我们也知道虽然市场是随机的,精确的点位很难被找到,那么我们找点位的标准无非是压力位附近或者出现了指标上的配合和形态上的配合。如果找100个分析师,每一个人给一个点位基本上没有问题。但是将他们的点位综合平均,这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也完全悖离点位的依据。
综上,我认为从理论上看似没有问题,但实际中操作难度太大,所以基本上很少有人会选择这样的方式交易。 |
|
|
|
|
可行不可行不知道,但想想这样的场面,确实挺有意思,简直是修罗场的赶脚啊。
想想,一群人嚷嚷着做多,一棒子人吵吵说做空,还有一小股沉默观望中。。。可能每个群体中还有几个暴脾气,想着法子证明自己分析的同时,还想着顺带说服对方。。。。画面太美,不敢想象。
不过呢,这个其实还是得看构成群的分析师水平。如果只是那种动嘴不动手的,热闹非凡那是一定的。但凡自己做交易分析师,压根不会跟你多说什么,顶多给你回个多/空。理由?抱歉,懒的说。是的,真正做交易的,且稳定盈利的人,就是这么懒。压根不会跟你多费口舌。
其实吧,说实话,分析师现在让有些人搞的成了个笑话。成了只会动嘴的代名词。那些有自己做交易的分析师,我更倾向于叫他们交易员。因为显得更加务实。而不是张口就来。。。。有点跑题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交易框架,对指标也有自己的领悟和心得,什么时候进场,遇到意外情况会怎么处理,什么时候可以离场了,亏损了又该怎么处理,心理都有清晰的思路。这些东西可不是一句简单的做多做空能解决的。
打个比方:出现了亏损,有的人会选择直接平仓,等下次机会。
有的人会继续等待,如果还下跌,且差不多的时候,补仓再进。
有的人会选择锁仓。
一句话就是各显神通,你能学的来?没有自己的东西,就等着亏损吧。(上面那个例子不考虑什么锁仓不好啊,抗单不行啊之类的,既然别人有成熟的交易框架,自然有自己的思路和应对方法)
所以,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大概率你会亏损。每张单子进去,都会有风险,而你如果没有自己的风控体系,只能白瞎。
还是老老实实充实自己吧,交易是一个人的战斗,你只能靠自己,甚至有时候你还得跟自己战斗。恩,就是这么虐,这就是交易,逆人性。这场战斗,有且只有你自己能帮自己,其他人都是浮云。所以收起这种想法吧。 |
|
|
|
|
首先这个问题就是一个假设性的问题,现实中不是不能实现,而是非常难以实现,同时即便实现了效果到底好不好谁都不知道,因此没有任何一个机构或者公司,去采取这样的作法。
作为金融界的先驱代表的华尔街,可以说是无论是金融理念上还是在团队管理上,都拥有这世界上最近先进的东西,这个结果能否呈现,其实反观一下华尔街的结构或者金融公司就能够知道了。实际的情况就是,目前没有任何一家华尔街的机构或者公司拥有这么庞大的分析师团队。
那么作为金融界的老大,他们都不这么做,肯定是有他们自己的考量的。
首先,分析师成本核算。
据网上数据显示,全球特许金融分析师的平均年薪是17.8万美元。美国特许金融分析师的年收入是19万美元,比哈佛的MBA平均12.8万美元的年薪还要高出近5成。在我国香港,CFA的年均收入也达到13.6万美元。国内的分析师资质水平可能很多人都达不到CFA这样的要求,工资待遇可能也不会那么高,但是一线城市的招聘情况来看,每年的工资待遇也不低于13万人民币(取值有误,只做参考)。试想一下100个分析师每个月的成本就要100万出去。
其次,分析师能力问题。
通过各大金融类的网站上,可以看到确实有成千上百的分析师,每天都能够给出研报,但是从各个研报的结果来看,分析师的水平其实是参差不齐的,所以对于同样的行情或者同样的问题,分析能力也是有所偏差的。与其这样招聘那么多人,倒是不如招聘一些实力水平高的,一样可以实现既定的工作内容。所以这个层面也不支持。
最后,人多嘴杂。
大家都知道其实菜市场卖菜的,同样的菜可能因为价位没有协商好,也可能会出现乱子的。而分析师又是一群自命清高的人,而且都是有特别的小脾气的人,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用自己理论去说服别人。
试想一下,如果行情一边倒的时候,可能绝大多数分析师的意见会形成统一,但是如果不是,那么就会产生分歧,这个时候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争吵是不可少的,打架的事情也有可能发生。这样的氛围是公司需求的吗?
所以综上所述,这样的团队,无论是从公司的角度还是从分析师个人的角度来讲,都是弊大于利的。三个字总结,没必要!! |
|
|
|
|
个人觉得这种事情是可行的,原因如下:
1、“信号筛选”相对方便。
大家都知道,做交易其实做的就是个信号,无论你是跟单也好,自己做交易也罢,都是跟信号脱不了干系的。而大家同时也知道另外一个事实,那就是货币市场中交易噪音比较多。而过多的噪音是不利于交易的,所以这个时候,题主的这个建议倒是可以派上用场了,100个分析师可能会对当前的行情提供100个不同的建议。这些建议就相当于提供了一百个出入场的信号,当把这些信号归结起来之后,再进行筛选,选择更加合理更加有说服力的信号,进行市场操作,成功的概率会大大的提高,如果用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判断,这个并不能作为依据,所以我建议的是筛选,而不是从众。
2、团队协助。
100个分析师的用途不应该是对于一个行情的判断,而应该把每个分析师擅长面发掘出来,并放大它。
有些分析师擅长日内的短线操作,有些分析师擅长波段操作,有些分析师是擅长长线思路的。那么把他们根据交易风格的不同,进行编制,分为短线组,波段组和长线组。那么他们以团组的形式,会更容易交流,意见也会比较容易达成统一。结果呈现之后,可以对不同的账户进行,短中长三种交易风格操作,当然也可以在同一个账户上进行三种不同的操作。
分割之后的团队,会更加稳健,并且提供更加精准的研究报告。所有的出发点都是为了盈利,而这样的团队才能够给公司带来利润,而不是一窝蜂的状态。
以上两点,是个人的浅见,不喜勿喷。 |
|
|
|
|
这个问题真是太有趣了。
首先我还是比较认同题主的思路,因为按照咱们对“趋势”的定义,其实行情就是少数服从多数才走出来的。因此,如果这100个分析师其中大部分人的看法代表了市场上大部分人的看法,那么概率自然就非常高了。
问题是,这些分析师能代表市场上的大部分吗?虽然他们是分析师,对行情的技术面和基本面理解得会更透彻,但不代表行情就会朝着他们理解的方向去走。所以,大部分分析师的意见其实不具有“决定性”。
虽然不具有决定性,但由于对市场的分析仍具有其专业性,所以能够捕捉行情发展方向的概率相对较高。所以,如果大部分分析师看好或看衰市场,成功率超过50%的可能性则更高。
但是你想想,这跟一个人分析其实没有差太多,甚至当所有分析师100%意见统一的时候,才是最危险的。
另外,要集齐100个分析师,要的成本也不少哦。如果花这么大的成本所带来的收益跟完全没有成本的收益相差无几的话,那何必要做这种事情呢? |
|
|
|
|
我只能说想法很不切实际,操作难度系统太大。
首先,100个分析师真的能代表市场。这个并不能确定,且不说真理是否会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这样的话,100个人的分析真的不能代表市场,而且分析的方法各异,难以用量这个概念去统一。就好像如果现在是一个很明显的单边行情,那么基本上看法都是一样,那就不具备参考的意义了。
其次,市场价格行为是相对客观的,并不会因为你公司内大部分而改变想法。有人看多,有人看空,这是很正常的。看多的人多于看空的人,价格一定会上涨,这个观点还是有待商榷的。
第三,点位。趋势相对而言比较好判断,但是点位却很难精确。而且点位并不能以量来判断。比如黄金大部分人看空,看空的点位从1960-1980这个区域,那么你在选择上该如何取舍。暴力的选择平均值?这显然是不合点位的设定,因为点位的选择都是依据压力位而来的,不存在着平均点位这么一说。出场点位也是。
第四,很难形成一致性交易原则。换言之就是每一次交易的随机性会更大,因为交易的观点是一个综合体的考量而不是固定的一个人,很可能正确的思路就是站在少数人那边。顾此失彼,无法用一致性的标准来衡量每一次的交易。长此以往,如果账户产生了亏损,很难排查出亏损的原因。
总之,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依然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操作系数太大。而且,如果这类公司的模式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市场上早就已经有很多这样的公司了,之所以没有也是大家看到了它的不可行性。 |
|
|
|
|
我只能说想法很不切实际,操作难度系统太大。
首先,100个分析师真的能代表市场。这个并不能确定,且不说真理是否会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这样的话,100个人的分析真的不能代表市场,而且分析的方法各异,难以用量这个概念去统一。就好像如果现在是一个很明显的单边行情,那么基本上看法都是一样,那就不具备参考的意义了。
其次,市场价格行为是相对客观的,并不会因为你公司内大部分而改变想法。有人看多,有人看空,这是很正常的。看多的人多于看空的人,价格一定会上涨,这个观点还是有待商榷的。
第三,点位。趋势相对而言比较好判断,但是点位却很难精确。而且点位并不能以量来判断。比如黄金大部分人看空,看空的点位从1960-1980这个区域,那么你在选择上该如何取舍。暴力的选择平均值?这显然是不合点位的设定,因为点位的选择都是依据压力位而来的,不存在着平均点位这么一说。出场点位也是。
第四,很难形成一致性交易原则。换言之就是每一次交易的随机性会更大,因为交易的观点是一个综合体的考量而不是固定的一个人,很可能正确的思路就是站在少数人那边。顾此失彼,无法用一致性的标准来衡量每一次的交易。长此以往,如果账户产生了亏损,很难排查出亏损的原因。
总之,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依然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操作系数太大。而且,如果这类公司的模式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市场上早就已经有很多这样的公司了,之所以没有也是大家看到了它的不可行性。 |
|
|
|
|
对于这个方式,我本人是不看好的。
因为大部分时候,你会发觉往往交易做得好的人,他们对市场的看法与思路往往与大多数人不同。
交易策略应该是独立思考的产物。人的情绪往往受市场影响很大,就像巴菲特说的「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如果按大多数人的看法交易,那不是死得更惨......
而且,胜率对于总体盈利的重要性要低于盈亏比。盈亏比才是真正重要的,很多优秀的趋势交易系统胜率达到40%就称得上优秀了。只可惜太多的人是在舍本逐末,都以为胜率高于一切。
不过,倒是可以对优秀交易员的看法加权,然后综合形成交易策略,这倒是可以试验一下。对于如何加权,建议可以看看《原则》。 |
|
|
|
|
推荐帖子
【冯矿伟】冯矿伟盘口语言 MACD背离技术 62集视频课程
admin 72 看过
清北游资 2025年龙门实战特训营 视频+指标
admin 60 看过
【塞外书生】如何系统性的躲避大阴线 1文档
admin 58 看过
【塞外书生】浅论股市的道 1文档
admin 60 看过